在反相色谱中,甲醇与乙腈作为常用有机流动相,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紫外吸收、洗脱能力、粘度与柱压、分离选择性等关键性能上,具体区别如下:
一、紫外吸收与检测灵敏度
乙腈的紫外吸收显著低于甲醇,尤其在短波长区域,其HPLC级溶剂的截止波长约为190 nm,而甲醇约为210 nm。这使得乙腈在低波长(如190-230 nm)检测时基线噪声更小,灵敏度更高,适合高灵敏度分析(如痕量物质检测)。例如,在200 nm波长下,乙腈流动相的基线漂移远小于甲醇,可降低检测限。甲醇则在220 nm以上的基线噪声较低,适合长波长检测。
二、洗脱能力
乙腈的洗脱能力通常强于甲醇,尤其在低有机相比例时:相同保留时间下,所需乙腈比例仅为甲醇的一半以下。但在高有机相比例(接近100%)时,甲醇对某些强疏水性化合物的洗脱能力更强。此外,乙腈的洗脱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保留时间重现性更好。
展开剩余55%三、粘度与柱压
乙腈粘度低于甲醇(25℃时乙腈粘度0.37 cP,甲醇0.54 cP),与水混合后柱压更低,可减少系统压力负担,保护色谱柱和泵密封件。例如,甲醇/水混合液在高流速下柱压显著升高,而乙腈混合液可维持较低柱压,适合高效分离。
四、分离选择性
甲醇为质子性溶剂(可形成氢键),对酸碱或电负性强的化合物分离选择性更高;乙腈为非质子性溶剂(碳氮三键含未成键电子,可与空轨道化合物结合),适合分离不同类型官能团的化合物。两者选择性互补:当乙腈无法实现分离时,换用甲醇可能改善选择性,或通过混合调整流动相极性以优化分离。
五、毒性、价格与安全性
甲醇毒性较小,气味较轻,价格仅为乙腈的1/3-1/2,适合常规分析以降低成本。乙腈毒性较大,且HPLC级价较贵,但因其优异性能仍被广泛用于文献方法和仪器推荐流动相。此外,乙腈混合液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减少系统污染风险4。
六、溶剂溶解性与峰形
甲醇对流动相添加剂中的盐类(如甲酸铵、乙酸铵)溶解性更好,可避免盐析出堵塞系统。乙腈则因粘度低、传质阻抗小,色谱峰更尖锐,柱效更高;而甲醇可能导致某些化合物(如水杨酸类)峰形拖尾。
发布于:美国靠谱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