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昌7月13日消息(记者刘培俊 实习记者李承朗 李可欣)7月11日,2025年江西省第九届青少年书画大赛颁奖典礼暨作品展在南昌市进贤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选手、指导老师、组织机构与书画爱好者1200多人齐聚进贤,于翰墨天地间,开启一场文化探寻之旅。
作品展现场(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江西省青少年书画大赛是我省颇具规模、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大赛,活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9届,成为全省青少年美育教育的一项品牌活动,培养出了众多专业素质强、各方面都表现良好的文艺后备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江西省艺术培训中心主任杨斌告诉记者。
展开剩余80%作品展现场(央广网实习记者 李承朗 摄)
“本届书画大赛赛事规模全面升级,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市投稿作品19013件,其中美术作品3849件,书法作品15164件。经评委会专家严格评审,评出美术类一等奖作品35件、二等奖作品107件、三等奖作品178件;书法类一等奖作品132件、二等奖作品419件、三等奖作品731件;优秀指导老师317名;优秀组织机构133个。”杨斌介绍说。
作品展现场(央广网实习记者 李可欣 摄)
活动现场,前来领取获奖证书、参观作品展、选择研学线路的选手和家长络绎不绝。大家不但感受到赛事的盛大、安排之精细,更为进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深深吸引。
颁奖典礼现场(央广网发 肖国瑞 摄)
全省青少年书画大赛为何花落进贤?进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关键。进贤始建于晋太康元年,因澹台灭明在此南游讲学而得名,意为“进能纳贤”之地,境内的栖贤山,亦被学界誉为“江西文脉之源”。进贤文风流韵、绵延不绝,诞生了中国山水画鼻祖董源、宰相文豪晏殊、状元舒芬、近代教育奠基人李瑞清等名仕俊杰,被誉为“笔之都、酒之乡、画之源、词之宗”。
颁奖典礼现场(央广网发 肖国瑞 摄)
进贤县文港镇因传承千年的毛笔制作技艺获评“华夏笔都”“中国毛笔文化之乡”,文港毛笔制作工艺自两晋时期传授而来,至今已逾1600年,产生了128道工序的制作技艺,形成了一条从毛笔材料供应、代加工、刻字等到毛笔组装、销售的产业链。2024年,制笔及相关文化用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6.5亿元,毛笔占据全国约80%的市场份额,“晏殊故里·进贤文笔”已成为响亮的区域品牌。
赛场之上书画比拼,赛场之外文旅加分。进贤县紧盯暑期文旅经济,积极探索赛事+文商旅融合模式,进一步唱响“晏殊故里·进贤文笔”特色品牌,有效拉动酒店、餐饮、景区等消费。
颁奖典礼现场(央广网发 肖国瑞 摄)
在文港镇体验毛笔制作技艺、感受毛笔文化,在南昌市自然教育科普馆品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在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体验历经千年的古窖……为了让选手们近距离感受进贤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贤县精心准备了四条研学路线,全面推介县域文旅资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为所有参赛选手和游客带来一场热情、精彩、难忘的赛事之旅。
来自九江的梅艺豪选择了研学路线中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探寻之旅两日游。“早就听说进贤是个文化古县。这次研学可一定会为孩子暑假带来难忘的记忆。”梅艺豪家长告诉记者。
颁奖典礼现场(央广网发 肖国瑞 摄)
这场大会不仅展现了江西省新时代美育成果,更是进贤县深入实施“文化活县”战略的生动实践。该县依托自然禀赋和人文底蕴,积极探索“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文化”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开辟文旅新空间,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擦亮“赏烟花、饮美酒、挥文笔、品闸蟹、观候鸟,乐享人生”的进贤文旅品牌。
今年以来,进贤县以“1+5+N”为脉络,按照“重点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思路,围绕“栖贤山”文化资源,讲好“子羽讲学”江西文脉之源故事,逐步丰富“天鹅、螃蟹、烟花、文笔、富硒”五个特色小镇文旅新业态,举办全省谷雨诗歌赛、曾湾大舞台有才你就来——乡村好声音赛等特色文旅活动49场,吸引713.76万游客来县,带动消费35.96亿元。
发布于:北京市靠谱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